本文目录一览:
- 1、邓氏鱼的天敌是什么?
- 2、远古海洋什么动物最厉害
- 3、如果史前的邓氏鱼和巨齿鲨打起来哪个会胜?
- 4、邓氏鱼VS巨齿鲨
- 5、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 揭晓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 6、《饥饿的食人鲨》所有鲨鱼各能吃什么鱼?
邓氏鱼的天敌是什么?
邓氏鱼存活在志留纪晚期到泥盆纪末期,是一种极其凶狠的生物,体长可达到10米左右是食物链的顶端者,唯一的天敌就是邓氏鱼自己同类,邓氏鱼牙腔里独特的构造,让其只有牙刃而没有牙齿,但是牙刃巨大的咬合力是到现在为止任何生物所达不到的,他可以把坚硬的甲壳都咬碎,极其可怕。邓氏鱼作为当时食物链的顶端者凌驾与一切动物以上,幼年邓氏鱼的天敌就是已经成年的同类,他们在海洋里可以捕猎任何生物,是真真正正的百兽之王,他们不惧怕任何动物哪怕是鲨鱼都要对他礼让三分,他们会捕食比自己小的同类。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远古海洋什么动物最厉害
海洋生物最繁盛的时代是奥陶纪 被称为鱼类时代
他们的遗迹一般都因为地壳运动 原来的海底变成了陆地 在陆地上发掘出他们的遗迹
远古海洋生物
第一名:沧龙沧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与著名的霸王龙同属一个时代,当霸王龙称霸陆地的时候,沧龙也正在海洋中称霸。沧龙有很多种类,其中最大的长达18米,生性凶猛,群居。以鲨鱼,剑射鱼,古海龟,甚至是其他的沧龙为食。如果在白垩纪末期的海洋里,还有比遇到一只沧龙更危险的事,那就是遇到他们一家子。
第二名:平滑侧齿龙平滑侧齿龙生活在侏罗纪(1.55亿年前——1.45亿年前)的海洋里,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最危险的猛兽。最大可长到25米,海洋中任何其他种类的生物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由于平滑侧齿龙游泳速度比不上沧龙,相对危险性降低。 平滑侧齿龙爱吃鲨鱼。
第三名:巨齿鲨从名字上就知道这种生物拥有巨大的牙齿。巨齿鲨生活在距今400万年前温暖的海洋里,那时的人类祖先刚学会直立行走。巨齿鲨长达15米,以大型鲸类为食。在冰河世纪到来时,由于鲸类转移到两极水域。失去食物的巨齿鲨灭绝了。
第四名:械齿鲸(龙王鲸)械齿鲸生活在距今3千6百万年前的撒哈拉沙漠,不过那时还是温暖的海洋。械齿鲸长达18米,以其他鲸类和大型鲨鱼为食,甚至虽涨潮潜入沼泽以始祖象为食。在圣婴现象加剧,南极大陆出现冰川后,失去食物的械齿鲸慢慢灭绝。
第五名:邓氏鱼这种满头盔甲的变态鱼类生活在距今4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统治了海洋大约5千万年。邓氏鱼体长大约9米,体重4到5吨,有两三头大象重。邓氏鱼的头部盔甲大约有5厘米厚。邓氏鱼以其他种类的盔甲鱼为食。
第六名:杯椎鱼龙杯椎鱼龙生活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那时刚刚出现第一只恐龙——腔骨龙。长达8米。
第七名:鹦鹉螺 鹦鹉螺生活在4亿五千万年前的奥陶纪,长达十米
另外
剑射鱼
最高泳速达到 60公里/小时这种巨大的鱼随时准备出击
时代:晚白垩纪 8千7百万-6千5百万年前
天敌:如Cretoxyrhina之类的鲨鱼
食性:肉食
典型体长:长6米
简介; 剑射鱼有暗蓝色的背部和银亮的腹部,作为它对上方和下方的伪装色。一头有利刃般的牙齿,一头有强劲的尾巴,这样的组合使它成为一种强大的追击型的猎人。剑射鱼巡航在大洋的水面下。它捕食其它的大型鱼类,包括整吞2米长的大鱼,并准备扑向在水面的海鸟,如一只漂浮的黄昏鸟。然而最重要的是,剑射鱼是一位伟大的游泳家,速度可以达到或超过当时海洋里的任何东西。它也许能够跃出水面,同时帮助自己驱除皮肤上的寄生虫。然而它并不是无敌的。一旦受伤,它那巨大的尺寸就意味着它很容易被发现,并成为鲨鱼的牺牲品。
胸脊鲨
一个怪异的鳍状物使这种早期鲨鱼显得与众不同
时代:3亿7000万-3亿4500万年前从晚泥盆纪到石炭纪
天敌:邓氏鱼
食性:肉食
典型体长:长0.7-2米
简介:胸脊鲨在大小上与现代鲨鱼类似,除了它不可思议的背鳍——呈烫衣板的形状,—只在雄性身上发现,故而可能是性炫耀的一部分。背鳍的顶端被粗糙的、齿状的鳞所覆盖,与胸脊鲨口鼻部的皮肤相呼应。这是否用来模仿一个巨大的嘴,使这种生物显得更可怕呢?胸脊鲨一般在近岸的浅水区游弋并觅食。它的食物包括小鱼、甲壳类和头足类动物(如菊石)。有证据表明胸脊鲨可能是迁徙的,回到某个特定地点进行交配、繁殖。它一定能游得很快,虽然不能快到足以躲避一条饥饿的邓氏鱼。
利兹鱼
时代:晚侏罗纪 1亿6千5百万-1亿5千5百万年前
天敌:滑齿龙、地栖鳄、弓鲛
食性:肉食
典型体长:长27米
简介:利兹鱼是一种巨大的鱼,能使海洋中所有其它动物都显得矮小,但它是一位温和的巨人,靠小虾、水母和小鱼这些浮游动物过活的。它可能缓慢地游过大洋的上层水体,吸入满满一口富含浮游生物的水,然后通过嘴后部巨大的网板把它们筛出来。它的进食习惯类似于现代的蓝鲸,蓝鲸也只靠浮游生物过活。它们可能作长距离的旅行,寻找世界的某个地区,在那里有浮游生物因季节原因聚集成一大团浓稠的营养汤。利兹鱼所生活侏罗纪的海洋仍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尽管它身躯庞大,却没有专门防御措施抵御掠食者,比如滑齿龙和地栖鳄。一次攻击未必能杀死成年的利兹鱼,几个掠食者却能造成致命的伤害。
大洋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长颈龙
尾巴被咬时也可以自己断开它们则趁机逃跑
时代:三叠纪晚期距今2.35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 6米
幻龙
一种猎食兽水陆两用的杀手
时代:三叠纪距今2.4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薄片龙
一种可以利用长脖子发起突然袭击的海生动物
时代:白垩纪晚期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15米
巨型羽翅鲎 (海蝎子)
第一种从水中移居到陆地,并知道如何蜕壳
时代:奥陶纪 4亿6000万-4亿4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1-2米
古海龟
这种巨大的海龟能活到100岁
时代:晚白垩纪 7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4.6米
黄昏鸟
时代:白垩纪晚期
分布:美国堪萨斯州
发现地层:上白垩统海相沉积尼奥布拉拉白垩层
食性:鱼类
如果史前的邓氏鱼和巨齿鲨打起来哪个会胜?
巨齿鲨20.3米65吨,邓氏鱼9米4吨,你说谁赢?恐鳄打不过巨齿鲨,但是可以打败邓氏鱼,恐鳄12米8吨
邓氏鱼VS巨齿鲨
巨齿鲨:
巨齿鲨(BBC图片)中文名称:巨齿鲨
中文别名:巨牙鲨
拉丁文学名:Carcharodon megalodon(Agassiz,1843)
名称含义:希腊文意指巨大的牙齿
物种分类: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鼠鲨目(Lamniformes)、鼠鲨科(Lamnidae)、噬人鲨属(Carcharodon)、巨齿鲨(C. megalodon)
物种现状:灭绝
分布时代:新生代(中新世-上新世)
物种食性:肉食
体长:一般长为16米
巨齿鲨与其它现代鲨鱼相似,其骨骼都为软骨而非骨头,但其形成骨骼化石的纪录缺乏。巨齿鲨的嘴直径可达两米,身体强壮,呈流线型,使巨齿鲨可以轻易猎食海中的任何生物。
巨齿鲨的牙齿与大白鲨的牙齿相似,且约为7英寸长(最大倾斜长度)。相关研究指出它是大白鲨的近亲,但也有科学家认为牙齿的类似是因趋同演化的缘故。
据推测,巨齿鲨最大的体型为17米长,可以吃掉一头霸王龙。从这种身型来看,巨牙鲨的重量可达60吨。假设以大白鲨的新陈代谢作比例,它平均每天需要摄取它体重五十分一(即2400磅)的食物。从史前食物链来看,一般认为它以鲸类为食,但也捕食其它海洋哺乳动
邓氏鱼:
动物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鱼纲 Placodermi
目: 节甲鱼目 Arthrodira
科:恐鱼科 Dinichthyidae
属:邓氏鱼属 Dunkleosteus Lehman, 1956
生存地质年代:志留纪晚期—泥盆纪晚期
化石分布:摩洛哥、非洲、波兰、比利时、美国
邓氏鱼的外貌,给人以异常凶猛的感觉。强壮的类似于鲨鱼的纺锤形的身躯更接近现代鱼类的体形。头部与颈部覆盖着厚重且坚硬的外骨骼。虽然是肉食性鱼类,但无牙,代替牙的是位于吻部的头甲赘生,如铡刀一般,非常锐利。能切断、粉碎任何东西。色素细胞显示,邓氏鱼背部颜色较深,腹部呈银色。体长10米左右,体重约4吨。
据资料分析,巨齿鲨身长是邓氏鱼的两倍,但护甲不足。如果打持久战,巨齿鲨受的伤肯定比邓氏鱼重,如果再打下去,巨齿鲨就挂了;如果巨齿鲨先发制人,从邓氏鱼的后面发动攻击,则巨齿鲨赢
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 揭晓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元,又被称为“鱼类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海洋河湖中,游荡着不计其数的鱼形动物, 鲨鱼 和肺鱼都诞生于这个时代,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揭晓十大泥盆纪最恐怖的生物,到底是谁当时最可怕的存在?以及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分析。
泥盆纪地质时代名片
地球名片:
起止时间:4.2亿年前 – 3.6亿年前
持续时间:6千万年
泥盆纪大灭绝动物比例:72%
泥盆纪十大 恐怖生物 : 邓氏鱼、海纳螈、含肺鱼、提塔利克鱼、恐鱼、腔棘鱼、房角石、陆地杀手蝎、雷蝎、胸脊鲨(梳理排名不分先后)
邓氏鱼-名副其实的泥盆纪霸主生物
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主宰海洋的不是大白鲨,而是身型如公车的巨大邓氏鱼。这种史前巨鱼血盆大口一张,即使最凶猛的大白鲨也只能退避三舍。
邓氏鱼属盾皮鱼纲,全身有盾甲包覆。芝加哥大学研究员安德森及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卫斯尼利用电脑模拟邓氏鱼的头骨,发现这种巨鱼在史前海洋呼风唤雨不是没有原因。
它的头部肌肉相当发达,与关节协调度绝佳,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瞬间咬合,威力惊人,产生的强大吸力让倒楣的猎物只有乖乖送死的份儿。邓氏鱼满嘴的锐牙也是它的致命武器,这种鱼类的牙齿撕咬力是人类目前所知最为凶猛的海洋生物。
它的牙齿在闭合的一瞬间,所有的力量都会聚合在牙齿前端极小的区域内,每平方厘米可以产生高达5600公斤的撕咬力。在一般情况下,一名体重63公斤的女性,当她脚穿鞋根为0.5厘米的高根鞋踩住丈夫的脚上时,产生的压力为127公斤每平方厘米。
在目前仍然活着的生物中,美洲鳄的撕咬力最为强大,可以达到963公斤,但这与邓氏鱼比起来则显得根本不足一提。而另外一些动物,如人的牙齿撕咬力为77公斤,狗的撕咬力则只有57公斤。
不过,邓氏鱼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牙齿,而以相互绞合的长条嶙峋状的刃片代替,几乎可以咬断和粉碎任何海洋生物。邓氏鱼对它的食物毫不讲究,吃起东西来也是六亲不认,它进食吃鱼类、胸脊鲨,甚至自己的亲属同类都不放过,简直是伤心病狂。下一页更多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等你来揭开。
海纳螈
海纳螈是由肉鳍鱼类进化而来的,平均体长1.5米左右,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它们可以在陆地上迁徙,也可以在水中躲避捕食者。
海纳螈又被称为海纳的走兽,是一种生活在泥盆纪的肉食四足动物,它是恐龙出现之前的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它成了水陆两栖动物,并有了肺部,之前是由海底的一种鱼类演变而来的。海纳螈有着扁扁的头,经过长期进化已经变得很峰利的牙齿,还有着像人类一样有记忆功能的大脑,也有着像陆地动物一样呼吸的肺,用来共及全身循环系统所需的氧气。像鱼一样的鳍已经被发达的四肢所取代,就是这样的动物,是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中被怀疑为人类祖先的第二物种。
这些古老的水岸两栖生物被认为是自肉鳍鱼纲生物所演化而来;鳍演化成肉状四肢,而鳔演化为肺。然而没有足够的化石证据可以确认海纳螈是否是其后所有陆上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目前发现的海纳螈近亲有同属两栖动物的鱼石螈、棘螈等。
含肺鱼
含肺鱼是一种史前的掠食性鱼类,生存于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它们长约4米[1]及重达2吨。其骨骼显示它们的鳍很强壮,有可能可以走到陆地上,并吃掉陆地生物。
含肺鱼拥有非常发达的肺部,即使在没有水的环境下,依旧能够生存很长的时间,再加上鱼鳍相当发达,有强健的肌肉,就像是它的腿一样。但虽然他很强大,但依然不是邓氏鱼的对手。
提塔利克鱼-被怀疑是人类祖先
提塔利克鱼与同期的其它捕食性动物一样,体型较大,小的能有3英尺(约0.9米)长,而较大的提塔利克鱼则能长到9英尺(约2.7米)。它们长有一排用于捕食的牙齿,头部扁平,眼睛长在头顶,这些都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鳄鱼。
提塔利克鱼头顶上方还有呼吸用的气孔结构,显示它们拥有功能跟腮一样的肺。提塔利克鱼的鳍已拥有原始的腕骨和简单的趾骨。这些骨头虽然无法和今天的四足动物那样具有行走功能,但还是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和进行身体移动。
提塔利克鱼分类上属于肉鳍鱼纲,现代与提塔利克鱼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同样历史非常古老的腔棘鱼和肺鱼。
有人提出我们人类是提塔利克鱼的直接后代,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确切的答案,还有待科学家及我们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恐鱼-远古海洋霸主鱼
泥盆纪时曾盛极一时的霸主鱼之一,恐鱼属于泥盆纪常见的盾皮鱼类,是当时这片水域的顶级掠食者。它的头部和胸部包裹有一层坚硬的骨甲,口中锋利的骨板霸气外露。
3.6亿年前的古海洋中,身长10米的恐鱼是一个巨无霸。它的头和躯干的前部都披有厚重的“甲胄”,甲胄长度可达3米。上下颌强壮的骨板,形成了剪刀式的锐利刀刃。凡是被恐鱼捕捉到的其他鱼类,都很难逃脱被吃掉的厄运。
腔棘鱼-一夫一妻制的鱼
腔棘鱼最初出现于泥盆纪中期,,曾经被认为在6000万年前已经灭绝,然而于1938年一个渔网却捕到一只活的腔棘鱼。这种鱼使用它们的奇怪的鳍在海底行走。腔棘鱼现在又给人们一个惊奇:每次繁殖时是一夫一妻制,对鱼类这是极不寻常的。
腔棘鱼通常生活在水深大于100米处。腔棘鱼喜居印度洋深处条件稳定的区域,白天藏在洞里,晚上捕食。
腔棘鱼和其他鱼类不太一样,腔棘鱼具有像四肢一样的鳍,因此,古生物学家怀疑腔棘鱼是陆生四足类的祖先。另外,腔棘鱼也是现存生物中,曾与恐龙分别横行水中与陆上的生物,由腔棘鱼的一些生理和生态行为的模式,可能帮助人们推测恐龙时代一些生态环境,因此当发现腔棘鱼时,科学界为之疯狂。
腔棘鱼在4亿年前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没有变化。令人惊讶的是,雌性在孕育后代中投入大量的精力。雌性可能怀孕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动物王国中相当罕见。然后完全成型的鱼苗以约500克体重来到世界。怀孕末期雌性非常重,一条怀孕雌鱼甚至近100公斤。还有一点尤其令人惊讶。经过检查发现,雌鱼只与一条雄鱼交配。这意味着,一次繁殖中,所有鱼仔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父亲。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沙特说,对于其他鱼类,如孔雀鱼、剑尾鱼,都与多个雄性交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生存前景。因此,腔棘鱼亿万年不变的「独一父亲政策」令人惊奇。腔棘鱼的一夫一妻制不是终生,而是对每次繁殖,可称为序列性的一夫一妻制。
目前腔棘鱼依然是动物研究一个有趣课题,因为它的出现早于肺鱼,且几乎没甚么改变。
房角石
科学家认为房角石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也是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中最大的生物之一,并且是一种以广翅鲎为食的深海顶级掠食者,它们生活在泥盆纪。
根据化石资料显示,巨大的房角石长度约为(9米),不过这个估计值的准确性仍有争议。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
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从它巨大的身躯来推测,房角石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顶级掠食者(它们可能无法在浅海移动身体),可能以广翅鲎(例如巨型羽翅鲎)为食。
陆地杀手蝎
英文:P. kirktonensis,拉丁语中的翻译是呼吸的蝎子,另一种远古蝎子物种,它们生活在陆地,体长可达到60厘米,生活在大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很可能它们以小型节肢动物和昆虫为食,它的蜇咬足以杀死一些动物。
雷蝎
雷蝎,又名布龙度蝎子, 根据化石来看它们是一种长1米的水生蝎子。雷蝎像现今的蝎子,但体型较大, 也有更大的复眼.对于当时生存的大型动物, 它们是一种重要的掠食者。
不论是为了逃避掠食者,或是追捕猎物,雷蝎不仅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地面。不过由于它们难以支撑其体重,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中。它们会猎食细小的海生动物,如鱼类、棘鱼纲、异甲鱼纲、细小的蝎子及三叶虫。
雷蝎在《与巨兽同行》出现,猎食头甲鱼,但被翼肢鲎所吃。下面将揭开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的最后一种,以及当时海洋生物的灭绝原因
胸脊鲨
胸脊鲨,又名胸棘鲨或齿背鲨,是鲨鱼的祖先,生存于约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早期,如今已经灭绝,最早化石发现于欧洲及北美洲。
胸脊鲨长约70~200厘米,外观像现今的鲨鱼。它们的背鳍很特别,外形像铁砧,但只在雄性身上发现,科学家估计这是有求爱作用。它们的头部及背鳍满布细小的棘,就像是现今鲨鱼盾鳞的放大版。
它的食物包括鱼、甲壳类和头足类动物。天敌是含肺鱼、邓氏鱼。
除了以上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之外,当时还有如沟鳞鱼、原始鳞木、肉鳍鱼等许多海生生物,以及陆生生物。下面到了揭开泥盆纪生物为什么灭绝的时候了。
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由于无法考证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的详细资料,科学家推测出了可能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火山喷发、海平面变化、缺氧等原因,其中更让人信服的是海洋缺氧。
科学家称,本次灭绝事件的同一时期,也曾经出现大规模的海洋含氧量降低,沉积纪录也指出泥盆纪后期存在气候变迁的现象,直接导致部分生物的灭绝,因为由于氧气的缺乏,一些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因此而减缓,使其保存更为容易,再加上多孔的礁石本来就容易保存石油,使得泥盆纪的地层成为石油开采的重要来源,在美国更是如此,而美国也发现了众多泥盆纪时期生物化石。
泥盆纪灭绝的动物种类包括:腕足动物门、三叶虫、菊石目、牙形石纲、无颌总纲和疑源类,以及所有的盾皮鱼纲生物。然而陆生生物和淡水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
《饥饿的食人鲨》所有鲨鱼各能吃什么鱼?
1.礁鲨(Reef Shark):游戏初始的鲨鱼,免费[1]
天敌(不可捕食):所有水雷,魟鱼,所有水母,灯笼鱼,对鱀鲨,大白鲨,巨齿鲨,邓氏鱼。
2.鲭鲨(Mako Shark):1500元或者30宝石购买。[2]
天敌:所有水雷,所有水母,对鱀鲨,大白鲨,巨齿鲨,邓氏鱼。
3.对髻鲨(Hammerhead Shark):3000元或者60宝石购买。[3]
天敌:所有水雷,所有水母,大白鲨,巨齿鲨,邓氏鱼。
4.虎鲨(Tiger Shark):15000元或者200宝石购买。[4]
天敌:所有水雷,所有水母,大白鲨,巨齿鲨,邓氏鱼。
5.大白鲨(reat White Shark):35000元或者750宝石购买。[5]
天敌:水雷(大型,超大型),绿,紫水母,巨齿鲨,邓氏鱼。
6.巨齿鲨(Megalodon):50000元或者900宝石购买。[6]
天敌:超大型水雷,邓氏鱼
7.邓氏鱼(Big Daddy):250000元或者900宝石购买。[7]
天敌:无
电鲨(Electro Shark):25000元购买。
特殊能力:放电电晕一定范围的鱼。
急冻鲨(Ice Shark):75000元或者450宝石购买。
特殊能力:向前方啡一定范围吐冷气,冻结后食鱼。
机鲨(暂译)(Robo Shark):180000元或者850宝石购买。
特殊能力:可吃普通水雷,可以当炸弹一样向前方射出,撞到鱼会爆炸。
(注意:特殊鲨鱼的等级死后不会保留。)
纯手打 望采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