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土地爷的生日是哪天
- 2、老爷(称谓)详细资料大全
- 3、土地老爷吊坠寓意
- 4、土地爷的歇后语
- 5、土地老爷在诗词里如何表达
土地爷的生日是哪天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是土地神圣诞之日,潮汕民间称为“土地爷生”。是日,居民都要上土地庙(福德祠)祭拜,农家还要采办供品到田头祀神,祈求五谷丰登。
详细信息:
从这一节日的祭祀对象和祭祀方式来看,应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区的变异。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神”。
相传社神有两个:一为句龙,《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一为禹,传说他勤劳天下,死后托祀于后土之神。大地生长草木五谷,养育人类,故被视为无穷力量的神灵。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和对帝王的崇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
先秦时期,社神的地位极高,故“社稷”一词常作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官员主持。汉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究其原因,是因为“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故各处山陵园地,都设有大社坛,后又演变为各种土地庙,社神也由显赫的大神演变为明清小说中所描写的猥琐的土地老儿。
潮人祭祀土神,有两种性质:
一种是出于对所耕种的土地的崇拜,是对土地上生长五谷,供给人们食粮的报德;另一种是出于对所定居的土地的崇拜,是对土地上营建乡邑,保护人们安居乐业的感恩。六月二十六日土地爷生,属于前一种性质。
后一种性质,则更为日常生活所常见。
例如,各居民住宅、商店、工厂、车间等均设立“地主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两天,都以饭菜或瓜果祭拜,形式虽简单但却勤旦持之以恒;临时性营造新居、工场及修缮需要动土时,不论规模大小,也须置地主神位,于开工前后进行祭拜;
安葬死人建造坟墓的山地上,也要在坟墓的左侧置一“土地之神”或“福神”,于每年清明或冬至上坟扫墓时祭拜一次。由此可见土地神在潮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老爷(称谓)详细资料大全
老爷可以指对神明的尊称,如“土地老爷”、“城隍老爷”。旧时对贵族、官员、富豪、士绅的尊称。 姥爷的错误写法,北方人对外祖父的口语称呼。 成年男子的美称。 对一家之主的尊称。 员工对雇主的尊称。 妻子对丈夫的尊称。 粤语中,女子对夫婿之父的敬称。有些方言中管曾祖父叫老爷。 对科举时代举人的尊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老爷 拼音 :lǎo yé 注音 : ㄌㄠˇ ㄧˊ 解释 :旧时对官绅及有权势的人的尊称 词语解释,详细解释,解释1,解释2, 词语解释 ◎ 老爷 lǎoye ⑴ [bigwig;bureaucrat;master]∶旧时对官绅及有权势的人的尊称 做官当老爷 ⑵ [maternal grandfather]∶外祖父(“姥爷”的错误写法) ⑶ [my lord]∶仆人对男主人的尊称 我将听从您的命令,老爷 ⑷【milord】:老爷;英国绅士 外国富豪 都会绅士 ⑸ 潮汕老爷和吴川老爷 ⑹爷爷:山东等地对爷爷的称呼 ⑺曾祖父:陕西西安及关中部分地区、西北部分地区方言,对对曾祖一辈的家族男成员的称呼。包括曾祖父,外曾祖父以及其他同辈的男性。 (8)叔叔:安徽凤阳部分或周边地区称呼叔叔中最小的一位为“老爷”。 详细解释 解释1 ⑴.旧时对官绅的称呼,或官绅的自称。 《元史·董抟霄传》:“贼众突至 抟霄 前,捽而问曰:‘汝为谁?’ 抟霄 曰:‘我 董老爷 也。’”明 朝鲜 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军门(袁可立)曰 :‘(三月)十三日动兵云是耶,抑旧君自退耶?’ 答曰:‘其失德,详在申文中,老爷见之则可以详悉矣。一国大小臣民,不谋而同,推戴新君。昭敬王妃令权署国事,天命人归,从容正位,岂有动兵之事乎?’” 清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光绪庚辰六月二十四日》:“老爷之名,实起 南宋 ,而《元史》始见之。爷者父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五:“前 明 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 ⑵.对有一定身份的男子的尊称。 《水浒传》第十七回:“老爷,今日事已做出来了,且通个商量。”《红楼梦》第五一回:“老爷且别去,我们小爷罗嗦,恐怕还有话问。” 鲁迅 《呐喊·故乡》:“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⑶.旧时官僚地主的门客、仆人对男主人的通称。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鲍廷玺 道:‘我在老爷门下,蒙老爷问到这一句话,真乃天高地厚之恩。’”《红楼梦》第三四回:“ 袭人 道:‘论理 寳二爷 也得老爷教训教训才好呢!要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还要做出什么事来呢。’” ⑷.儿女对父亲的称呼。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二折:“老爷休道一桩事,就是十桩事,你孩儿也依的。”《红楼梦》第十七回:“ 寳玉 道:‘老爷方才所说已是。’” 解释2 ⑸.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红楼梦》第三三回:“ 王夫人 哭道:‘ 寳玉 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 ⑹.一种讥讽的称呼。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译文》﹞第三期得检查老爷批云:意识欠正确。” *** 《反对党八股》:“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 ⑺.旧俗对神灵之称。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七:“ 钟相 , 鼎州 武陵 人,无他技能,善为诞谩。自号老爷,亦称 天大圣。言有神通,与天通,能救人疾患。”《金石萃编·金大安砖刻》:“ 大安 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时,老爷感化 赵 门 白氏 ,舍地建庙。”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有两个小菩萨名‘包公老爷’者,被一个老年农民抢去了。” ⑻.旧时某些地区对出家人的尊称,不分男女。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道:‘我是来拜 扬州 新到 来老爷 的。’”《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出来看,原来是 延寿庵 的师姑 本慧 来收月米。虔婆道:‘阿呀!是 本老爷 ,两个月不见你来了。’” ⑼.方言。称外祖父。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 ⑽. 明 代宦官对死去皇帝之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自序》:“按皇城中旧制,凡内臣奏事,称呼列圣则某年号老爷,今上则万岁爷。” ⑾.陈旧;使用不灵便。 如:这机器老爷得很;老爷车床。 动漫中的老爷 《 黑执事2 》 中的老爷 ◆ 亚洛斯·托兰西 ◆(Alois Trancy) 又译:阿洛伊斯·托兰西 、亚洛斯·托兰斯、亚洛斯·特朗希、亚洛斯·特兰西、阿罗伊斯·杜兰斯等 真实姓名:吉姆 · 马肯、吉姆 · 麦肯 CV:水树奈奈 拥有闪亮金发的伯爵,幽蓝色的眸子,看起来像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实质是 难以捉摸深浅的,被黑暗囚禁的孩子。 故事发在1889年夏天,当时他的年龄为14岁。 第八话中显示,特兰西只是一个平民小孩,因父母双亡后被人唾弃而恨村子里的所有人,想让所有人死去。父母死后唯一的亲人是弟弟路加。村民们死亡后,弟弟亦莫名去世。此后,特兰西被卖到了特兰西伯爵的府上,成为了特兰西伯爵的娈童。这个时期召唤了蜘蛛执事克洛德·弗斯塔斯,抓住机会蒙骗住心理扭曲的上代当家,骗取当家的好感成为托兰西家族的下一代当家。并对克洛德·弗斯塔斯产生了依赖的感情,后来却被克洛德嗤之以鼻,契约标记在舌头上。 从克洛德处得知杀害弟弟卢卡的凶手为塞巴斯(其实是汉娜),并知道塞巴斯对夏尔的灵魂十分执著,所以想要得到夏尔,从而玷污他的灵魂,使塞巴斯得到比死更加痛苦的惩罚。亚洛斯对弟弟的感情是无比深厚的,在冷酷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需要温暖的心。 因为是特兰西家族的当家,所以被称为老爷。被称为【女王的蜘蛛】。片中出现的“yes、your hingness”的回答是克洛德用来“控制”老爷的话(老爷深爱的弟弟所说过的话)。家纹是蜘蛛图案,蜘蛛腹部有【T】字形镂空,是家族姓氏【Trancy】的首字母。 佩有特兰西家族戒指一枚。为红色宝石,镶12颗钻石,指环与底座由黄金制成。红宝石象征著自由,勇气,热情。戴在阿洛伊斯的右手食指上。 性格怪异扭曲,感情起伏很大,表情变化速度很快。 属于非常标准的 诱受 第8话被克洛德杀死(其实那天死神也要拿走取走他的灵魂),因为克洛德对夏尔的灵魂更着迷,所以对他不再感兴趣),并被汉娜挖去左眼。克洛德将他的灵魂装入家族戒指后拿走。第10话,因汉娜托兰西的灵魂在夏尔的身体上!第十一话中:与汉娜定下契约。第12话(完结):最后灵魂被汉娜吞噬、随着克洛德的身亡而消失。 解释5 潮人的信仰崇拜,按专家学者的话说,叫“多神崇拜”。祖宗崇拜、自然崇拜、佛道诸神一起拜之外,更有一大堆遍及各个行业、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民间俗神”(如“床脚婆”、“司命公”,等等)可供祭拜。可以说,潮人要拜、可拜的神明实在太多了,于是,级别不分高低、神庙无论规制,人们也就将所拜的神明,女性的基本统称“娘娘”,男性的一律唤做“老爷”,而不去管这神明是哪一路的、什么个出身。因此,进了庙、烧了香但喊错神的事,也就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潮汕民俗大观》开篇即云:“潮汕父老传下一句话: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该书“绪论”),“八节”作为重大节日,于潮汕各地是基本一致的,一番隆重的拜祭自然也是肯定的。除此外,各地还有各地自己五花八门、侧重不同的习俗,但不管多寡,如再算上夏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潮人想拜的话,一年到头可以拜个不停。这种情况,200多年前的“外省人”蓝鼎元、大名鼎鼎的蓝县令,是很看不惯的,在《潮州风俗考》中,他毫不客气的数落:“佞佛之余,流为好怪:石或能言,树或能灵;厕间古柩,亦神亦仙,酒肉香纸,男妇趋若狂焉。…其败坏风俗不可言也。”“鬼怪盛而淫邪兴,庙祀多而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蓝鼎元论潮文集》P.85-86)。潮汕这种风俗可上溯到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从蓝公笔下,起码也可知200多年前即是“盛况空前”的了。 潮人的信仰崇拜,虔诚与认真是不用怀疑的。但这种虔诚与认真,并不是指人们真的都信佛、信道,否则,岂不是满大街都是披袈裟的或穿道袍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信徒式的修行。这种虔诚与认真,说到底是一种世俗功利性的、实用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用专家学者的话说,就是“人制造神——人受制于神——人利用神:这是神与人关系的三部曲”,“从总体上说,汉民族崇拜一切鬼神,‘遇庙就烧香,见佛就磕头’。但人们烧香磕头,大多带着明确的目的。神佛世界神官鬼官有明确的分工,各自掌管的不同部门,使人们求神佛办事时,总是各拜各的神。于是,求神拜佛、磕头烧香时候,敬仰的因素少了,实用功利的成分多了。…人们为神灵定等级,为神灵划定管理领域,就把自己的社会分工与鬼神世界畸形地联系起来。…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是要请他们保佑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用的心理,改变了人们创造这些神灵的初衷,也改变了这些神灵所具有的本来内涵。…人对神的目的变了,神与人的关系也就自然会发生变化”,总而言之,因“求”而“拜”,所“拜”为“求”,就是一种现实性、甚至是现时性的“利益交换”,“在汉民族的鬼神信仰史上,究竟是鬼神掌握着人的命运,还是人掌握著鬼神的命运?即使从信仰及其文化心理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明确:渺小的人掌握著巨大的神灵”(《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P.171-177)。 那么,渺小的人又是如何“掌握”著巨大的神灵的呢? 《潮汕民俗大观》(P.217)里有一个有趣记载,原文照抄:潮安龙湖乡的神偶为全国最多,每个神庙神殿都有大大小小的神偶,有“龙湖老爷葱园宫”的俗语。传说早年该乡有一尊“老爷公”腹下装有一把不固定的木质生殖器,神偶身上的棉袍把它遮住。妇女到庙里祭拜时,如要祈求得子,就偷偷摸动这神偶的木生殖器或偷偷把它脱下拿回家中床上放一两天,以求产孩子。到了正月,游神的时候,就要先检查这神偶身上的装置是否完整,方可出游。有时发现这神物不见了,是谁脱去呢又不知道,怎么办?“治宫”(庙祝)就要敲起铜锣,穿街穿巷去追回来。怎么喊呢?直说又不好听,就改为“细小物”了,“谁脱去老爷的细小物,赶快拿回来呀,老爷要出游呀!锵!锵!”反复这么喊直到拿走的人家把它偷偷交回来再挂上才可出游。 神州大地潮汕大地,并不见得每尊“老爷”都有“细小物”,但龙湖乡管生小孩的这尊就有,换句话说,就是想让“老爷”有“老爷”他就有,事皆人为。有之外,甚至还可以名符其实的被“掌而握之”,看来,这尊“老爷”的“细小物”还是挺管用的,要不也不会被人揣走、害得庙祝要穿街过巷去追回来。“老爷”的“细小物”管用到什么程度呢?考不考得上秀才这等功名大事也跟它有关(当然,这是发生在他乡的故事了)。宋代就已问世、明清广为流传的《笑林广记》(P.21)载有这么一则笑话,原文如下:其年乡试,一县脱科诸生请堪舆来看风水,以泥塑圣像,卵小不相称故耳。遂唤妆佛匠改造,圣人大唱曰:“这班不通文理的畜生,你们自不读书,干我卵甚事。”意思是说:某年某县,一群自己不好好读书的“畜生”,考不上秀才,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问题何在,风水先生研究后认为,问题出在学宫里泥塑的孔圣人,其“细小物”塑得太小了、比例不相称,于是,就请修造佛像的工匠予以专门“改造”,引来孔圣人委屈的大哭大骂…所谓老爷,原指旧时的官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潮汕的庙宇,俗称老爷宫,所供的“老爷”,其实都是一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有益于人民的官吏、名人。这里说的老爷,实际上是一些在人民心目中有地位的人。但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给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有必要对它进行考察和研究,揭开面纱,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潮汕老爷 一、三山国王庙。祀巾、明、独三座山神。最早的三山国王庙是揭西县河婆镇的霖田祖庙。此外,潮汕各县及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各国均有三山国王庙。 二、土地庙。俗称土地公庙,通称福德祠,祭土地神。民间相传土地神是管理土地的神,即社神。 三、雨仙庙。祀雨神。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著名。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其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其父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移居临安,时年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开府于南剑州(州治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家赀,赴国难,率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咨事参军”,其时谢翱27岁。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复梅州,攻潮阳。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妻子毋氏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后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寻得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谢翱为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选择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为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纪念“风雨圣者”。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揭阳市谢翱研究工作小组决定,建“谢翱纪念堂”。1995年11月7日,在揭阳市人民 *** 主持召开的揭阳市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大会期间举行了奠基仪式,来自祖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乡亲600多人出席。坐落在揭阳市东山区黄岐山纪泽湖畔的谢翱纪念堂第一期工程于2001年4月8日落成揭幕。 四、天后宫。祭天后圣母,系传说中的保护航海平安的女神——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湾的一个渔村。其父林愿是福建望族之一,母王氏。传说林默娘出生时屋顶祥云缭绕,生性聪慧,八岁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能晓天文,习水性,多次搭救遇难船只。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湄洲岛峰顶上“仙化升天”,终年 27岁。此后,人们纷纷传说林默娘身披盛装,飞翔海上,救助海上遇难的人,遂被尊为海上女神。天后圣母庙遍布祖国东南沿海、台湾、港澳等地。潮汕各县市均设有天后宫,较著名的有:妈屿新老妈宫、樟林天后圣母宫等。 五、韩文公祠。祭韩愈(?68~824年)。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一月,因谏迎佛骨而被宪宗皇帝贬为潮州刺史。他刺潮八月,兴学育才,政绩卓著,而被潮人尊称为“文公”。潮人为了纪念他,把潮州的双旗山改称韩山,流经潮州全境的恶溪改称韩江,相传韩愈手植的橡木,人称韩木。潮州有昌黎路,揭阳有韩祠路,还有纪念性建筑景韩亭、观韩楼、仰韩阁、昌黎坊等。除此之外,潮汕现有韩祠二处,一是潮州韩文公祠,二是潮阳灵山寺西庑的韩祠。台湾西势的内埔乡也设有韩文公柯。 六、晏侯庙。祭齐国大夫晏婴。该庙坐落在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后历经多次修复。现庙门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修建的。门额由该村文士蔡乃秋手书。尤为宝贵的是,该庙内有牌坊一座,为明万历年间建庙时建筑,拜堂上书“作中流之砥柱”,为同治三年遗迹。程洋岗晏侯庙是潮汕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一座,省内外也甚为少见。汕头市蛇东的晏公庙是否也是祭晏婴,已无据可考。 七、凤岭宫。该庙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凤岭之上,祭南粤王赵佗,同时供药王孙思邈及东岳大帝(商纣时的武成王黄飞虎)。澄海地方志称,凤岭宫占地约六亩。现该宫只留下残迹。祭南粤王的庙宇,潮汕也竟此一家。 八、圣王祠。祭陈元光。陈元光(675~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幼聪颖,13岁已博通经书,喜韬略兵法,文武全才,为唐高宗一代名将。著有《吉光集》、《玉钤记》、《龙湖集》,现只有《龙湖集》传于世。唐仪凤二年(677年),年仅21岁的陈元光以鹰扬将军代领父职,负责平定泉(州)、潮(州)的“蛮獠啸乱”。经过大小百余战,俘获万计,岭表以平。自那以后,潮泉 20多年无战乱,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任漳州首任刺史,采取了一系列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兴教选才的措施,为漳州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潮州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景云二年(?11年),陈元光在一次平定蛮寇在潮州作乱的战斗中牺牲,并被封为“豹韬卫镇大将军”,诏命立庙。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又迫封为“开漳圣王”。漳潮百姓为了纪念他,纷纷立庙建祠。圣王庙主要集中漳、潮、台一带。潮汕地区主要有饶平“圣王祠”、南澳“圣王庙”等。 九、宋帝庙。祭宋末二皇帝。宋帝庙位于陆丰县甲子镇,又名进食亭。庙甚为简陋,有帷幔蒙帝像于中。民间传说求福消灾甚灵。相传宋帝昺逃至潮汕乘船进入陆丰前夕,已有范姓者夜梦犬吠之声,有贵人前来的先兆,故当宋臣护帝进入港口登岸进驻时,范、李、吴三姓争相进食,当得知来者竟是宋帝时,都跪请恩赐。其时宋帝的处境,实金口难开。范氏要山,李氏要海,吴氏要沙坝,帝均点头。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范山、李海、吴沙坝”的俗语。 十、大忠祠。祭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朝臣、大文学家、诗人。祭文天祥的庙宇有潮阳东山大忠祠、海门莲花峰忠贤祠。 十一、陆公祠。祭南宋丞相陆秀夫(1236~1279年)。该庙宇有潮州韩山陆公柯、南澳县城城隍庙左侧的“陆、张二忠祠”。 十二、陈元帅庙。祭陈吊眼。陈系福建省漳州白叶乡人,汉族,畲族人民起义领袖。饶平县新圩镇四百岭山南麓的长彬村前,有陈元帅庙。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有陈吊王寨遗址和祭拜庙宇。 十三、龙尾爷庙。祭虱母仙何野云。何系元末明初人,扶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雄。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激战于鄱阳湖(今江西境内),在九江中箭身亡。失败后,何野云心灰意冷,从江西徒步至潮阳县,经常为人看病、相风水、卜卦,在民间颇有影响。死后,人民立庙纪念他。潮汕祭何野云的庙宇达20余座,主要有:潮阳贵屿何仙陵、潮阳仙湖福天宫、揭西黄山王公庙、汕头岐山古庙等。 十四、三保公庙。祭航海家郑和(1371~1435年)。该庙位于南澳县深澳古城东门外。郑和系明朝宦官,原名文和,回族,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公。 十五、周王二公庙。祭清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清康熙年间,清廷为断绝台湾郑经部队的粮草接济,曾强迫祖国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人民流离失所。周、王二公为沿海居民展复回乡、光复民生做了不少工作,深受沿海人民拥戴。惠来县沿海人民为了纪念周、王二公,修庙宇20余座。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隆江镇龙溪河畔的巡抚总督庙。 十六、鹳巢古庙。祭陈尧佐(963~1044年)。陈系北宋宰相。宋咸平二年(999年),以开封府推官转任潮州通判二年。在潮期间,他修孔庙,建韩吏部祠,率州民之秀者就学。时鳄鱼肆虐,张氏子为所吃,尧佐命吏往捕,以百夫曳之出,烹诸市,作《戮鳄鱼文》。潮人为了纪念有功于民的陈尧佐,特修庙纪念。现存纪念庙宇有鹳巢古庙,规模较大。 十七、马安庙。祭明揭阳县令冯元飚的都头马安。马安因缉拿强盗,因公殉职。冯县令在其殉职的揭阳县马鞍山上建庙祭拜。 十八、将军庙。祭一未知名将军。鸥汀寨内的将军庙祭的是唐二晶将军,也不知其真实姓名。据传,古时该将军在现汕头埠一带沿海剿海寇而船沉身亡。现汕头内充公等地可见将军庙多座。 十九、关帝庙。祭关羽(?~219年)。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大将,以忠、义、勇、信而著称。潮汕的关帝庙遍布各地,又有武庙、武帝庙等名称。现在一般的生意人及商铺都祭关公。 二十、孔庙。祭孔夫子。孔庙又名文庙、学宫。潮汕较著名的有揭阳学宫、潮州学宫、普宁孔庙等。旧时,学童念书必拜孔子爷,学堂必设孔圣灵座。 二十一、城隍庙。祭城隍公。城隍被视为古代城镇保护神。有县必有城,有城必有城隍庙,但潮汕九县十城隍。旧时揭阳县除县城有城隍庙外,棉湖镇也有一城隍庙。潮人视城隍老爷为护城神、保国爱民的好官的化身和阴间公正的判官。潮汕的城隍庙,揭阳城隍为之最。 二十二、双忠庙。祭张巡、许远二将军。张、许二将军是唐至德二年(?57年)为平息安禄山之乱而战死的忠勇将军。潮汕的双忠庙,又称祖庙、双忠行祠、双忠铜辊祠等。 二十三、真君庙。祭晋朝名医吴猛、许逊和北宋名医吴骑。吴猛,生于三国吴末,江西豫郡西安县人。他自幼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后云游求师,道法精深,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为民除害,深得人民爱戴。许逊,是吴猛的弟子,生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相传,其母亲梦神鸟送下神珠,吞下怀孕而生下许逊。逊未足月,已聪敏异常,过目成诵,无师自通。后师吴猛,再师王朔、女仙谌母,取得列名上清的资格。潮汕的这类庙宇也称炼丹古庙、灵济宫、感天大帝庙、英灵古庙、慈济古庙等。 二十四、玄天上帝庙。祭玄天上帝。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它们分为四组,称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后来,玄武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封为上帝。潮汕各地称这类庙宇为玄帝古庙、真武官、北帝庙、元山古庙、玄真庙、永昌古庙、真武古庙、夏祉古庙。 二十五、伯爷公庙。祭伯益公,也称伯爷公。伯益系夏朝大禹帝时的大功臣,助大禹治水有功。按潮汕人的说法,伯益公主持开山劈路,制服了老虎。故有“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的说法。潮汕各地,伯公庙很多,如伯爷公庙、威灵古庙等均属。另外,潮汕还有专门祭大禹的水仙庙。但不知何故,潮汕的伯爷公庙比水仙庙多,祭伯益比祭大禹多。这种特殊的社会、人文现象,值得研究。 二十六、东岳庙。祭东岳山神。东岳是泰LU主峰玉皇顶的封号,也被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帝”。世人称,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贵贱,主召人魂修短之阴曹冥府君。”潮汕东岳庙有潮阳、饶平二处。 二十七、宋太祖庙。祭宋太祖赵匡胤。该庙位于饶平县三饶镇河口乡后埔。 二十八、神农庙。祭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潮汕的神农庙,也叫先农坛。 二十九、文昌祠。也叫文昌阁。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澄海神山、普宁县洪阳镇、惠来县城均有文昌祠、文昌阁。 三十、木坑圣王庙。祭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忠诚主子重耳,有“割股啖君”的传说。潮汕地区的木坑古庙、金砂冢庙、南楼古庙、介公古庙等,均属这一类。 三十一、吕祖庙。也叫仙师公庙。祭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同宾,本名琼,字伯玉,亦名绍先,出家后才改名岩,字洞宾。俗语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成为游行世间、普渡众生的神仙的代称。此外,潮汕还有同时祭吕洞宾、李铁拐二仙的龙砂古庙,祭李铁拐的仙爷庙等。 三十二、字祖圣庙。祭字祖仓颉。位于揭西县金和镇的蜈蚣岭。 三十三、南海圣王庙。祭海神。因潮汕临海,古代没有预报天气的设备,只有寄托于神仙,求海神保佑,属自然崇拜。潮汕沿海的圣王庙、龙王庙等均属。 三十四、雷神庙。祭雷神,属于对雷电自然天象的崇拜。除此之外,还有天公庙等。 桃围两帝同天庙 另外:"老爷"还代表了蝙蝠侠中的布鲁斯·韦恩。
土地老爷吊坠寓意
土地老爷吊坠寓意无非是希望他老人家保佑方圆几十里或者几里平安的好意头,同时他多数也带着一部分财气,所以我们经常管士地公公称为地财神或者阴财神。
土地爷的歇后语
土地爷的歇后语
土地爷的歇后语,众所周知,土地爷是一位神话人物,是古代汉族传说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俗话说得好“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那么我们了解土地爷的歇后语有哪些呢?
土地爷的歇后语1
1、偷了泥告诉土地老爷说没偷 ———— 算告到家啦
2、孙悟空变土地庙 ———— 尾巴难藏;露了尾巴
3、孙猴子变土地庙 ———— 藏头顾不了尾
4、生铁铸土地爷 ———— 硬神;硬撑
5、生铁铸土地 ———— 硬乘;硬神
6、社坛土地 ———— 有瓦遮头
7、筲箕装土地 ———— 淘神
8、烧了庙的土地爷 ———— 走投无路;无家可归
9、傻小子拉大耙 ———— 老没离开这块土地;老没离开这块地
10、沙土地里的萝卜 ———— 一带就来
11、沙土地里的花生 ———— 一串一串的
12、三元宫土地 ———— 锡身;惜身
13、三元公土地 ———— 锡身
14、毛豆子烧豆腐 ———— 一块土上的人;碰上自家人;一块土上人;一块土上的;一块土地上人;一路里货;一块土上生;块土上人;一块土上货;一道里货色;一路货;自己人
15、盲土地爷放屁 ———— 瞎神气
16、买土地饶青苗 ———— 白捡的利
17、罗溪河的.土地老爷 ———— 管过了界
18、龙王爷管土地 ———— 管得太宽
19、雷公和土地婆亲嘴 ———— 差天远
20、雷公打土地庙 ———— 上神压下神
21、雷打土地庙 ———— 上神压下神
22、狼当土地神 ———— 吃人的鬼
23、篮子里装土地爷 ———— 提神
24、口吞土地庙 ———— 满肚子鬼
25、扛着?头上土地庙 ———— 糟蹋神像
26、扛着钁头上土地庙 ———— 糟蹋神像
27、酒坛里的土地爷 ———— 醉鬼
28、较场坝的土地爷 ———— 管得宽
29、叫化子向土地庙要饭 ———— 摸错了门
30、叫花子同土地婆结婚 ———— 神喜人欢
31、叫花子睡土地庙 ———— 做的全是白日梦
32、见了土地爷不磕头 ———— 没拿当嘛儿
33、火烧土地公 ———— 走投无路
34、关门献土地 ———— 保佑自太平;保佑自家太平;保佑自己太平
35、高山土地 ———— 不请不到
36、当家什卖土地 ———— 一贫如洗
37、当家神卖土地 ———— 一贫如洗
38、大水冲走土地庙 ———— 流神;留神
39、大水冲崩土地庙 ———— 慌了神
40、大神不落土地庙 ———— 接不到
41、出城隍庙进土地庙 ———— 闯神又闯神
42、城隍找土地爷闲谈 ———— 神聊
43、城隍找土地爷拉呱儿 ———— 神聊
44、城隍找土地爷拉呱 ———— 神聊
45、城隍爷掉在井里,土地爷伸头看 ———— 捞不起你那金身驾;劳不起你那金身驾
46、城隍爷掉井里,土地爷扒头看 ———— 不敢捞驾;不敢劳驾;捞不起大驾;劳不起大驾;不敢捞;不敢劳
47、城隍爷出巡 ———— 慌了土地佬;大代志
48、城隍庙的土地 ———— 管得宽
49、城隍掉井土地看见 ———— 捞不起你那金身大驾;劳不起你那金身大驾
50、茶壶里装土地 ———— 锡器养神;息气养神
土地爷的歇后语2
土地爷死儿子— 绝妙(庙)
土地爷吃窝窝头— 承担不起大贡(供)献
土地爷头上长草— 慌(荒)了神啦
土地爷过日子— 混贡(供)献
土地爷的拐棍— 神处(杵)
土地爷坐秤盘— 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 劳(牢)神了
土地爷进监狱— 倦(圈)神
土地爷洗脸— 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 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爷喊城隍— 神乎(呼)其神
土地老爷穿素— 白跑(袍)
土地老爷卖房子— 盛(神)不住
土地老爷的`内脏— 实(石)心实(石)肠
土地堂里填窟窿— 不妙(补庙)
土地爷上吊— 神死啦
土地爷开银行— 钱通神路
土地爷不还账— 抹稀泥
土地爷扑蚂炸— 慌了神
土地爷头上拴绳子— 提神
土地爷吃蚂蚌— 大小是个腥荤
土地爷坐石崖— 靠山大
土地爷坐软椅— 养神
土地爷坐秤盘— 自称
土地爷剃头— 生刮死刮
土地爷抽疯— 抖神儿
土地爷接城陛— 慌了小神
土地爷洗澡— 全成一堆泥
土地爷推牌九— 押地
土地公公柞铜棍— 钱可通神
土地公公谈恋爱— 爽神
土地奶奶坐月子— 一肚子小鬼J
土地老儿打竿鼓— 老板老腔
土地老爷吃汤圆— 吞不下去
土地老爷坐海船— 神到外国去万
土地佬挖黄连— 自找苦吃
土地佬遇开路神— 长短不一
土地难比门神— 一高一低
土地公和土地婆— 一对孤寡
土地老儿的宝— 没谱儿
土地爷的骡子— 自有畜牲
土地堂里的横批— 有求必应
土地庙里的菩萨— 从来没有过香火
土地庙里的泥胎— 是个死哑巴
土泥人— 实心眼
土庙里— 敬不下洋神
土地老爷在诗词里如何表达
土地老爷在诗词里如何表达:土地公,土神,社神
土地公生:农历二月二日
土地公得道升天日:农历八月十五
《诸罗县志》 :“中秋祀当境土神,与二月二日同;访秋报也。四境歌吹相闻。为之社戏”,故所谓春祈秋报即与上述两日相同,现今之祭仪应为旧有社祭习俗之变。
中国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生养万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
《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所谓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来是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
《说文解字》 :“社,地主也”,顾名思义,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祭就是对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说。
《礼记》:“后土,社神也”, 《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
《史记?封禅书》:“汤以伐夏,祭告后土” 。
《汉书》之《五行志》又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