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 2、一节相当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 3、一节等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 4、1节等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节”为船舶航行速度单位,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一般情况下,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0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最快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可以达到25-32节的速度,一般散货船在12-17节之间,杂货船一般在15-17节之间。
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通常用计程仪测定水面舰艇的航速分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航速、经济航速和最小航速。
目前大的舰船像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等航速多为30节左右,而小型舰船像导弹快艇、鱼雷快艇等小型军用舰艇的航速多为40到60节。
扩展资料:
安全航速
安全航速(SafetySpeed)是指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规定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的一种航速。使用该航速时,要求能够同时达到:
(1)随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行动以避免碰撞;
(2)在与当时环境和情况相适应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如果船舶在航行中没有采用安全航速而引起碰撞事故,应当承担碰撞责任。
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对所有船舶都应考虑:
(1)能见度情况;
(2)通航密度,包括渔船或者任何其他船舶的集中程度;
(3)船舶操纵性能,特别是在当时情况下的停船距离和回旋能力;
(4)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诸如来自岸上的灯光或本船灯光的散射反光;
(5)风、浪和水流的情况以及航行危险的接近;
(6)吃水与可航水深的关系。
对于装备有可供工作的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还应考虑:
(1)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2)所用雷达距离标尺带来的任何限制;
(3)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4)对小船、浮冰和其他漂浮物在相当距离上雷达有探测不到的可能性;
(5)雷达探测到的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
(6)当用雷达测定附近的船舶或者其他物体的距离时,也许能够对能见度作出更正确的估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速
一节相当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1.852公里/小时。
节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简写,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
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0.514444m/s。
扩展资料: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
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又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
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
一节等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等于1.852公里,也就是一节等于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
一节=一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
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安全航速
安全航速(SafetySpeed)是指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规定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的一种航速。使用该航速时,要求能够同时达到:
1、随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行动以避免碰撞;
2、在与当时环境和情况相适应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如果船舶在航行中没有采用安全航速而引起碰撞事故,应当承担碰撞责任。
1节等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航速1节等于(1852/3600)m/s是速度单位,其中1852m等于1.852公里。
节(Kn)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节·以后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 ,1海里(n mile)=1852m 是长度单位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扩展资料:
船舶速度:
1、额定船速
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水深足够时,船舶所能达到的静水中航速称为额定船速,也称交船船速,它是船舶的最高船速。
2、海上船速
为保证主机的安全,必须留有适当的主机功率储备,因而实际海上航行时主机是按海上常用输出功率运转的,通常为额定功率的90%,相应的主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96%~97%。这时的船速称为海上船速。海上船速分为满载和空载(压载)船速,随着主机的磨损和船体的老旧,船速将会降低。
3、港内船速
港内航行,船舶需要频繁变速,为保护主机和及时变速,在港内航行主机功率将被调低,船速也降低。一般港内主机最高转速为海上常用转速的70%~80%。
4、平均航速
船舶航速是船舶在受风、流、浪等的影响下的航行速度。航速是船舶实际营运中的速度。因为各航段航速不一样,所以通常取平均航速。
如航次平均航速、单程平均航速等,它反映出船舶在营运过程中的实际周转速度,是制订航次计划的一个重要数据,通常平均航速又分为满载平均航速和空载平均航速。
5、经济航速
在海上航行中,以节约燃料消耗和提高营运效益为目的,根据航线条件、运输合同等特点,调整主机功率,其对应的航速称经济航速,它一般低于海上船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速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